今天给各位分享以太坊pci带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以太坊接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周边元件扩展接口)的缩写,PCI一经推出很快就成为计算机普遍支持的总线标准。PCI总线是高性能的32位或64位总线,它是专为高度集成的外围部件、扩充插板和处理器/存储器系统而设计的互联机制。对于32位PCI总线技术大家肯定都比较了解,几乎所有的PC都采用它,而对于主要用于服务器领域的64位PCI总线技术,大家可能就不太了解了,以下我们就来谈谈64位PCI技术。
32位PCI总线的不足
我们知道,普通的PCI插槽是32位的,一般运行在33 MHz频率下,可以达到133Mb/s的数据传输速度。但是SCSI技术的发展使得32位PCI总线已经不能满足SCSI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要,如一块Ultra 160/320 SCSIRAID卡或者一块千兆以太网卡,需要的数据传输带宽会很容易地达到32位PCI总线的极限,32位PCI系统已经不能满足PCI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要求了,由此64位PCI总线应运而生,它运行在66MHz频率下,可以达到266Mb/s的传输速度(需要注意的是:您可千万别把64位PCI和64位CPU混淆了。IA架构的64位CPU指的是Intel Itanium CPU的数据处理位数,而64位PCI是指主板的总线数据传输位数,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64位PCI总线的优势
PCI设备的数据传输带宽由两个因素决定:数据传输位数(即宽度)和频率。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值都可以使PCI带宽改变,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数据传输位数和频率来加快PCI的速度。因此提高数据传输带宽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加大经过PCI卡的数据传输位数,由每周期32位扩展为64位;另一种方法是使PCI频率速度加倍,由33MHz变为66MHz,这将有效地加速PCI的吞吐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使PCI带宽加倍,当一起应用时,能够提供4倍于原来的带宽。PCI总线的数据传输位数和频率与带宽之间的关系如附表所示。
附表
位数(bit)
频率(mhz)
带宽(mb/s)
32
33
133
32
66
266
64
33
266
64
66
53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PC上,64位PCI还没有成为主流。原因在于制造64位和66MHz PCI主板的难度很大。首先,使用64位PCI插槽需要64位南桥芯片组支持,该南桥控制器必须可以正确处理64位的数据。Intel和AMD都有64位的南桥可提供给主板厂商,但是价格很高;其次是因为66MHz PCI槽对主板配套元件要求极高,且需要特殊的布线设计。这就是66MHz PCI技术一直停留在服务器领域的原因。
认识64位PCI插槽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PCI插槽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我们常见的32位、33MHz 的PCI插槽,工作电压是5伏;第二种是64位、33MHz的PCI插槽,工作电压也是5伏,其外观如附图所示(大家可看出来,它比普通32位PCI插槽多出一段),这种类型的PCI插槽主要由对带宽要求较高的SCSI卡使用。由于工作电压一致,普通的32位PCI设备也可以插在这种64位PCI插槽上;第三种类型的PCI插槽是64位、66MHz的PCI插槽,工作电压是3.3伏,其外观如附图所示。大家不知道发现没有,它与32位PCI插槽并不兼容,工作电压也不相同,所以普通的32位PCI设备不能插到这一类型的PCI插槽上使用。
那么究竟什么设备才能使用64位、64MHz的PCI插槽呢?答案是像千兆网卡之类的对数据传输带宽要求非常苛刻的服务器设备。
通过以上介绍,您是不是对64位PCI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如果您需要服务器具有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可千万不要忘记选择支持64位PCI的主板和相关设备哟!
对于单台电脑上网,1000Mbps和100Mbps的网卡速率没多大区别,不过对于局域网来说意义重大,像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局域网,如果想从一台电脑传输数据文件到其它电脑,1000Mbps的网卡速率比100Mbps的快10倍。当然,每台电脑必须都要配备1000Mbps速率的网卡。

答:带,pcie协议分析仪一般都带存储,如果没有,可能是商家忘了,你可以去问一问商家
SerialTek BusXpert PCIe 协议分析仪是业界最早的专门为从事与 PCIE 总线接口技术相关的存储产品研发及存储解决方案的厂商设计与优化的测试
力科Summit T3 - 8协议分析仪是一款综合分析工具
Summit T3-8协议分析仪可支持多种PCIe存储协议,如SATAExpress、NVM Express和SCSIExpress。 PCIe Gen3×8插入器是为
什么是PCI-X以太坊pci带宽?
PCI-X是PCI总线以太坊pci带宽的一种扩展架构,它与PCI总线不同的是,PCI总线必须频繁的于目标设备和总线之间交换数据,而PCI-X则允许目标设备仅于单个PCI-X设备看已进行交换,同时,如果PCI-X设备没有任何数据传送,总线会自动将PCI-X设备移除,以减少PCI设备间的等待周期。所以,在相同的频率下,PCI-X将能提供比PCI高14-35%的性能。
PCI-X又一有利因素就是它有可扩展的频率,也就是说,PCI-X的频率将不再像PCI那样固定的,而是可随设备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某一设备工作于66MHz,那么它就将工作于66MHz,而如果设备支持100MHz的话,PCI-X就将于100MHz下工作。PCI-X可以支持66,100,133MHz这些频率,而在未来,可能将提供更多的频率支持。
工作于66MHz的PCI-X控制器将能访问最多4个PCI-X设备,当然,如果增加PCI-X至PCI-X的桥接芯片可以支持更多设备。66MHZ PCI-X拥有533MB/s的带宽.
所有PCI-X设备均工作于100MHz下时PCI-X总线将只能管理最多两个PCI-X设备,在64bit总线和100MHz频率下,拥有800MB/s的带宽.
PCI-X最豪华的版本,工作于133MHz的PCI-X将能提供惊人的1066MB/s带宽,当然,此时仅支持1个PCI-X设备工作。不过对于一些对带宽需求很大的设备,如光纤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等来说,PCI-X 133将能提高很多优势。
主要是支持的最大带宽不同。
千兆网卡支持最大为千兆带宽,百兆网卡支持最大为百兆带宽。
判断千兆网卡和百兆网卡:
◆外表不同
若为独立网卡,可见网卡插口面板一般带有工作指示灯。百兆网卡上一般带有两个指示灯而千兆网卡上一般带有四个指示灯,分别是10、100、1000及工作指示灯。
千兆网卡是一款32-bit PCI总线接口标准的10/100/1000Mb/s千兆网卡,符合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网络标准。支持32位PCI数据总线,传输数据无需占用CPU时间,可以不通过CPU直接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减轻主机负载。采用RJ-45接口,使用双绞线接入,实现方便、快捷、简单、可靠的连接。由于千兆以太网物理层的实现与10M/100M不同,使用的双绞线需要将四对线都连接上。制作电缆时需要使用超五类线。
◆软件判断
其实判断千兆网卡和百兆网卡很简单,可以用软件来进行检测,例如鲁大师。
◆从本地连接的速度判断
此外,还可以从本地连接的速度进行判断。如下图所示: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又称PC card。有Type I、Type II Typelll三种标准,分别规定了所用PC卡的尺寸及相应的电路等。
随着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含笔记本、亚笔记本、掌上型以及PDA)的广泛应用,对便携式扩展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扩展卡标准制定之前,计算机能采用的周边设备(如插卡式内存和Modem等)通常都是专用的,不可换成其他厂家的类似产品。许多象Modem这样的设备更是只能插入一台特定型号的计算机,即便同厂出品的其他型号也不能使用。通常,这些周边设备并不设计成可与其他计算机互换,而是作为一种固定设计提供,只适合最初装配的那种计算机。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通用的扩展方法,为寻求一种工业标准,几家卡商于80年代后期创立了“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PCMCIA),规定了内存卡的物理设计方案、计算机插槽设计方案、电气接口以及相关软件。制订自己的标准时,PCMCIA采纳了“日本电子工业开发协会”(JEIDA)的一些设计思想。这两个组织都一直致力于推动现在称为“PC卡”的国际标准。事实上,该标准最新的版本已集成了PCMCIA和JEIDA,使产品间的兼容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PC卡现已应用于多种场合,其中包括几种类型的RAM内存、预编程ROM卡、Modem、声卡、软盘控制器、硬盘驱动器、CD-ROM和SCSI控制器、全球定位系统(GPS)卡、数据采集卡、LAN卡、传呼机等等。还处在发展初期,PCMCIA市场就显示出蓬勃发展的气象。
PCMCIA标准使PC卡能在多种类型的计算机中使用,无论它采用的是何种微处理器。PC卡不仅可以插到计算机上,亦可用于其他数字化设备,如测试仪器、数码成像设备及工业控制器等等。系统制造商、周边设备制造商、零售商和系统用户均可从中获益。 当前有三种PC卡标准,它们的长宽都是85.6×54mm2,但厚度不一样:Type I是最早的3.3mm厚卡;Type Ⅱ将厚度增至5.0mm;Type Ⅲ则进一步增大厚度到10.5mm。一段时间以来,Type I几乎只在内存设备中应用。但最近Modem和其他设备也开始相继采用Type I标准。 Type Ⅱ是当今最占优势的一种尺寸,用于大多数设备。更厚的Type Ⅲ卡则主要用于微型硬盘驱动器,这种驱动器已变得越来越普遍。由于这三种卡共用同样的总线连接器,所以较薄的卡可顺利安装到为较厚的卡设计的插槽。
PCMCIA标准的问世已有些时日,目前已出至第三版。其间进行了大量必要的变动与改进,以适应系统和PC卡制造商不断变化的需求。 PCMCIA标准的发展已完全超出了最初定义内存卡的范围,现在包括的外设类型有:1.存储器类:硬盘驱动器、内存卡;2.接口类:CDROM/DVD接口、并串口、扩展接口卡;3.网络通信类:以太/令牌网卡、无线/红外局域网卡、Modem卡、ISDN卡、移动电话卡;4.多媒体类:声卡、视卡、游戏摇杆卡、电视/广播接收卡、视讯会议卡等。最早的版本是1.0,建立的标准主要面向类似现在的RAM卡那样的内存卡。2.0到2.1版则增加了“卡和插槽服务”(Card and Socket Servicevices)软件规范、ATA和AIMS规范(ATA是“AT附件”的简称,涉及PC卡上的IDE驱动器接口;AIMS则是“自动索引海量存储”的简称,是一种在PC卡上保存图像和多媒体数据的标准,通常用于照/摄像技术)。最新的PCMCIA版本实际叫作“PC Card Specification”(PC卡规格),有时也不十分恰当地称为“3.0版”。这一版本提供了对DMA(直接内存存取)、更高速多媒体应用、即插即用、多功能卡以及CardBus的支持。这一版本也允许用3.3伏的逻辑电压设计PC卡和系统。由于能节省电池供电设备的能源,3.3伏逻辑电平日趋流行。PCMCIA标准的每一次新发布,都力求做到与老版本保持向后兼容。
CardBus对PCMCIA总线结构进行了重新定义和改进,但仍可回复到以前在第1和第2版制订的标准。CardBus的主要目的是将PCMCIA总线扩展到更高的速度,以便连接功能更强的设备,并提供对32位I/O及内存数据通道的支持。它包括了一个新的屏蔽总线连接器,且不可将CardBus卡插入为2.x或更老版本设计的上一代系统。
在大多数提供了PC卡插槽的新计算机中,同时采用了卡和插槽服务(Card and Socket Services)软件,在计算机与PC卡之间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软件接口。简单地说,卡和插槽服务软件之于PC卡,便如同DOS和BIOS之于PC机。初级系统仅用插槽服务来实现与PCMCIA硬件的连接,需为每种类型的PC卡安装专用的驱动程序。而在某些新操作系统中(如Win95),已集成了Card和Socket Services的功能。若无意外,这似乎应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可将安装时的麻烦减轻到最低程度。但是,无论如何都要为某些PC卡提供独立的设备驱动程序,因为没有一种操作系统能预测到未来PC的每一项功能与配置。
大多数计算机系统也针对PC卡的热插拔进行了特殊设计(在不关闭计算机电源的情况下插拔PC卡),使用户在不打断自己工作或者不退出当前程序的前提下连接或断开设备。例如,我们可拔掉Modem卡,重新插入一张RAM卡,不必为此而关闭计算机。新卡装好以后,计算机的插槽硬件会发出相应的通知,以便系统接纳新的周边设备。相反,若将卡拔掉,硬件会侦测到这一情况,并通知软件不可再使用该卡和自动采取适当的行动。一旦插入或拔掉一张卡,许多计算机都会用自己的喇叭发出我们熟悉的哔哔声。
尽管PC卡制造商遵守的规范已进行了兼容性方面的全面设计,但仍应注意到许多计算机系统并不一定采用的是最新软件版本(Card和Socket Services)。某些情况下,当新型PC卡与老版本的“卡和插槽服务”软件共用时,会出现兼容性方面的问题。若你使用的是一、两年前购买的系统,首次安装新PC卡时会被提醒更新计算机的“卡和插槽服务”软件。有些PC卡产品则配套提供了“卡和插槽服务”的最新版拷贝。一旦现有软件属于过期版本,且侦测到兼容问题,就会自动安装新版本的服务。新版本的“卡和插槽服务”软件通常也可以从计算机厂商以及其他公司获得。正如早先指出的那样,时下最新的潮流是将“卡和插槽服务”的功能直接集成到操作系统内部。
以太坊pci带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以太坊接口、以太坊pci带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